来源:m6米乐App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09 19:56:44
今年头两个月进出口数据看上去很靓丽。我们商品出口的前三大客户依然是东盟、欧盟与美国,欧盟与美国对我们商品出口的贡献是俄罗斯的9倍。需要高度警惕我们自己统计的商品出口金额与对手统计的进口金额误差持续扩大的问题。中国商品出口,实际上面临着较大风险。
3月7日,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海关总署公布了2024年1-2月的商品进出口数据。
前2个月,中国出口5280亿美元,同比增长7.1%,按海关总署的说法,自2023年11月起持续增长,好于路透社预测的出口增长率1.9%。
进口4029亿美元,同比增长3.5%,好于路透社预测的进口增长率1.5%;贸易顺差12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周三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介绍,“今年1—2月份我们国家进出口有望延续去年10月份以来的增长趋势,整体看来这个趋势在向上走”。
为了避免因农历新年假期许多企业关闭而造成的数据扭曲,这两个月的出口合并统计。
按品类观察出口情况,包括纯电动汽车(EV)在内的汽车增长12.6%,保持了良好势头。半导体和家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0%以上。
从进口来看,最大类的进口产品半导体增长15.3%。原油也比上年同期增加2.8%。相比之下,汽车零部件减少1.4%,反映消费动向的化妆品类减少19.5%。
二、我们商品出口的前三大客户依然是东盟、欧盟与美国,欧盟与美国对我们商品出口的贡献是俄罗斯的9倍。
由于西方国家在东盟寻找新的供应链,中国加大了跟东盟的贸易合作,前2个月,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1397.7亿美元,增长4.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其中,对东盟出口827.2亿美元,增长6%;自东盟进口570.5亿美元,增长3.3%。
欧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172.5亿美元,下降4.1%,占外贸总值的12.6%。其中,对欧盟出口782.6亿美元,下降1.3%;自欧盟进口389.9亿美元,下降9.4%。
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995.5亿美元,增长0.7%,占外贸总值的10.7%。其中,对美国出口734.2亿美元,增长5%;自美国进口261.3亿美元,下降9.7%。
王毅部长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及中俄关系时表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政治互信持续深化,互利合作优势互补,民间交往热情高涨。维护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是双方基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更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2023年中俄商品进出口增长一枝独秀,中国对俄出口1109.2亿美元,增长46.9%,进口1291.4亿美元,增长12.7%。2024年1-2月。中俄贸易总值为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中国对俄出口168.1亿美元,增长9.3%,外贸总值的4%;其中进口202亿美元,增长6.7%,依然超过了平均增长水平。
1-2月,中美贸易顺差为472.9亿美元,占我们贸易顺差总额的37.8%;中欧贸易顺差为392.6亿美元,占我们贸易顺差总额的31.4%;中国与东盟贸易顺差为256.7亿美元,占我们贸易顺差总额的20.5%。我们从这三地获得了1122.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占我们贸易顺差总额的90%。其中来自美国与欧盟的贸易顺差占到我们贸易顺差总额的接近60%。
按中国目前的网络逻辑和网络表达,朋友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但数据表明,我们的“好朋友“俄罗斯的敌人,购买了我们28.7%的出口商品,为咱们提供了60%的商品贸易顺差。欧美对我们出口的贡献是俄罗斯的9倍。
三、需要高度警惕我们自己统计的商品出口金额与对手统计的进口金额误差持续扩大的问题。
按照贸易常识,各国统计出口金额,一般用离岸价,统计进口金额,一般用到岸价。而到岸价=离岸价+离岸与到岸的运费+保险费。因此,一般的情况下,贸易收货方统计的进口金额,因为包括了运费与保险,肯定大于发货方统计的出口金额。
从骑牛研究所提供的上图来看,美国统计的对中国出口数据,和中国统计的从美国进口数据,一直是我们进口数据比美国出口数据大,合乎逻辑与常识。
但我们统计的对美国出口数据和美国统计的从中国进口数据,存在一个明显的异变过程。在疫情之前,是美国的进口数据大于我们的出口数据,疫情之后,异变为美国的进口数据小于我们的出口数据。而且,从2017年到2023年,这个误差呈现扩大的趋势。
骑牛研究所提供的这张图表,比较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变化。从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从美国进口金额与美国对华出口金额误差,最近7年一直在19%左右上下波动。但美国从华进口金额与我们对美出口金额的误差,从2017年的17.5%,逐步以5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减少。到2019年已减少到7.5%,2020年减少到负数4.2%,即美国进口小于中国出口。到2023年,美国进口金额已经比中国出口金额少了14.6%。
这意味着什么呢?在2017年之前三年,我们从美国进口金额与美国对华出口金额误差,以及美国从华进口金额与我们对美出口金额的误差大体在15%-20%,亦即中美商品贸易的海运费用和保险费用,大体为离岸金额的18%左右。按此逻辑推算,2023年美国从华进口4272亿美元商品,扣除到岸与离岸差价,我们对美理论上的出口额,应该为3500亿美元左右,比海关总署公布的对美出口金额,少了30%。每个月要少125亿美元左右。
我在去年的进出口分析文章中,还分析过,我们对东盟、对欧盟的出口数据,也存在类似问题。
这个现象从外汇管理局代客涉外收付表中的货物贸易收支差额数据中也能互相验证。2023年代客涉外收付表中的货物贸易收支差额为4083亿美元,只有海关贸易顺差8586亿美元的48%。
这个慢慢的变大的误差,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报关单上开的对美出口,其中30%左右没有运往美国,而送到了另外的地方。这种概率应该不大。二是为了套取退税补贴、完成出口任务,一些出口企业虚报了出口金额。
如果用2023与2024两年的快报数据计算,实际上我们1-2月出口增速只有4.3%,而非7.1%。而这4.3%的增长,部分原因也是因相比较去年1-2月基数较低,当时我国刚刚摆脱严格的“清零”防疫措施。实际上如果与2022年1-2月的出口额5447亿美元对比,今年头两个月的出口,下降了3.1%。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继续与我们的脱钩断链脚步。美国国会3月1日召开听证会,讨论怎么样应对大量廉价中国商品的挑战。这些商品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利用800美元的免税限额,立即进入美国市场,绕过了关税和监管。
美国海关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通过海关进入美国的小型包裹数量,首次超过十亿,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八年来增幅为646%。而中国已成为这些零售包裹的最大来源国。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副主席格拉斯(Kim Glas)在听证会上指出,美国目前实施的de minimis规则(拉丁语,意为“法律不问琐事”),允许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国际邮件免税进口到美国市场。这导致了每天近400万件这样的小额包裹运送到美国,增幅达30%。
201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免税待遇门槛从200美元增加到800美元。自此以后,美国消费产品进口包裹数量激增。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18至2023年间,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出货总数增加了约6倍,金额增加了9倍。在同一时期,根据2022年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的报告,约60%的这类小额包裹出货来自中国。
按照美国人对小额包裹的讨论与辩论意见,今年有较大的概率会将免税门槛重新降低到200美元,甚至更低。这将对我们出口额中的以免税低价为竞争优势的电商出口额造成严重打击。